近日,凭借快响应、快审理、快解决的涉企绿色通道,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两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,两案当事人当庭签订调解协议,握手言和。不仅保护了涉事企业的合法权益,更促进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序发展。
案情简介
2018年4月至7月期间,被告达旗某公司先后向两案原告分别购买了UPVC管、弯头、电缆等原材料,两案原告将货物如数交付于被告后,被告却迟迟没有给付相应货款。由于两个原告都是其他盟市从事个体经营的小商户,虽索要货款数额不大,却维持着两家人的生计,货款的拖欠更是严重影响了原告的正常经营。
为了要回货款,多年来,原告屡次往返于两地,疫情的来袭也让他们难以维系的经营雪上加霜,欠款的一拖再拖也成了两家人的一块心病。要钱的成本越来越高,但事情的解决却没有丝毫进展,眼看索要无果,原告无奈将被告诉至法院。
两案中的被告均为达旗某公司,该企业是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法官包联企业工作中的重点企业,包联法官在收案后迅速开启涉企绿色通道,立案当天就联系到被告企业,在第一时间为双方搭建起互通协商的沟通桥梁。考虑到原告为外地的小微企业,案件的快速审结和成本控制关乎着原告两家人的稳定生活。为免除当事人的奔波之苦,承办法官灵活应用通讯网络等手段,尽力压缩诉讼成本,针对双方当事人展开电话调解。
在调解中,承办法官融合法、理、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案情,悉心劝导,促使双方缓和了矛盾,达成调解意向,后至法院当庭签订了调解协议。调解结束后,原告不禁感慨道:“拖了好几年都要不上的钱,没想到来了法院办的又快又舒心,不到两周就要到了,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,更让我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,也让我们这些小商户经营者更有了公平竞争的底气!真是太感谢你们了”。
写在后面
今年以来,为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,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,全面把握企业动态,充分利用庭前调解高效妥善处理纠纷。下一步,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也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各类纠纷的调解力度,注重创新方式,以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,助力企业健康向好发展。